
Radiation-tolerant power electronic systems are hard to design
Optimizing th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PDN) is very critical when dealing with high currents consumed by modern ASICs, FPGAs, CPUs and GPUs
采用高級通信技術的衛星星座的時延與光纖相當,能夠將數千兆位的網路流量傳輸至幾乎所有位置。帶寬密集型應用和智慧連接設備的數量正在迅速增加,需要高性能連接,以在世界任何地方隨時滿足商業、艦船、飛機、自動駕駛汽車和寬帶互聯網用戶的需求。
最新中低軌道衛星配備突破性數字有效載荷電子設備,需要低雜訊、高密度供電網路 「PDN」,特別是對於它們的高級網路 ASIC 而言,更是如此。這些供電解決方案還必須具有抗輻射性,並對供電的單粒子翻轉有抗擾性。
Vicor 耐輻射電源模組可實現理想的供電網路「PDN」,為當今的低軌道和中軌道衛星提供高效率、高密度、低雜訊的電壓轉換,為先進的網路通信 ASIC和處理器供電。
通過使用成熟的拓撲結構和位於馬薩諸塞州安多弗的全自動大批量產線生產的 Vicor 標準 CM-ChiPTM 模組,確保了可靠的供電性能和可靠性。TID 和 SEE 的輻射耐受性都是通過仔細的組件選擇、鑒定測試和批量測試來確保的。此外,雙動力系統的容錯拓撲結構消除了單一事件功能中斷「SEFI」。
提供完整的從電源到負載點的耐輻射 COTS 解決方案,使開發人員能够縮短上市時間和成本,同時最大限度地利用電路板空間。在航空航天、國防和超級運算等應用中,Vicor 電源模組實現了創新,為先進的通信陣列和當今用於人工智慧的最先進的處理器供電。
消除單一事件功能中斷「SEFI」是通過一個冗余的架構來實現的,在這個架構中,兩個相同和平行的動力系統與容錯的控製 IC 被安置在一個高密度的 SM-ChiP 封裝中。
分比式模組化電源架構
低雜訊
高效率
高功率、高電流密度
分比式電源架構 「FPA」將傳統單功能 DC-DC 轉換器的功率因數分解爲兩個不同的功能和電源模組:前置穩壓模組「PRM」和變壓模組 「VTM」。各模組的電源開關拓撲和控制系統都通過零電流、零電壓開關進行了優化,支持低雜訊和低功耗。PRM 和 VTM 組件支持高密度、高效率、低雜訊工作,因數分解允許 VTM 佈置在負載附近,最大限度降低大電流應用的電路板損耗。
BCM3423 高壓母線轉換器模組
輸入: 100V (94 – 105V, 120V transient)
輸出: 33V (31 – 35V)
功率: 300W
Bus converter ratio: K = 1/3
典型滿載效率: 96%
33.5 x 23.1 x 8.0mm
25.9g
50k rad, 35 MeV-cm2/mg
PRM2919 穩壓模組
輸入: 33V (30 – 36V)
輸出: 32V (13.4 – 35V)
功率: 200W
電流: IOUT 8A 最大
典型滿載效率: 96%
29.2 x 19.0 x 8.0mm
18.2g
50k rad, 35 MeV-cm2/mg
VTM2919 0.8V, 150A 電壓轉換模組
輸出: 13.4 – 35V
電流: 0.42 – 1.1V
电流: 150A
轉換器比: K = 1/32
典型滿載效率: 92%
29.2 x 19.0 x 5.5mm
13.3g
50k rad, 35 MeV-cm2/mg
VTM2919 3.3V, 50A 電壓轉換模組
輸入: 16 – 32V
輸出: 2 – 3.8V
電流: 50A
轉換器比: K = 1/8
典型滿載效率: 94%
29.2 x 19.0 x 5.5mm
11g
50k rad, 35 MeV-cm2/mg
Radiation-tolerant power electronic systems are hard to design
Optimizing th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PDN) is very critical when dealing with high currents consumed by modern ASICs, FPGAs, CPUs and GPUs
Vicor 電源模組推動衛星物聯網星座
Vicor 高效率、高密度、大電流的解決方案在新的太空模型中發揮了良好的作用
研究預測:高密度電源需求隨著新太空任務而激增
衛星電源設計師必須提供比傳統系統多 20-30 倍的電流,同時减少電源傳輸網路的尺寸、重量和成本
Rob Russell 分享他對近地軌道與中地軌道衛星部署的行業未來見解
Rob Russell discusses the trends in the LEO and MEO satellite market with Pat Hindle at Microwave Journal